- 信息来源:市民宗局
- 发布日期:2025-08-15 17:57
- 浏览次数:
近日,由海陵区民宗局牵头,民革泰州市委会、市城东小学教育集团联合举办的海陵区第十五期红石榴夏令营活动顺利结束。民革泰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秘书长唐卫华,区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李铜锁,城东小学教育集团少先队总辅导员、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吴振兴出席开营仪式,30余名各民族青少年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旋律中,小营员们化身“小战士”,A方阵进行“冲锋陷阵”,大家手脚并用爬过人字梯,抵达终点后以“火箭炮”精准“射击”;B方阵的“匍匐前进”考验着肢体协调性,“穿云破雾”项目中,八人一组推着“战斗机”灵活绕障;C方阵则在“钢铁坦克”项目中踩着履带同步前进,并在“负重同行”环节八人合力扛起“圆木”完成深蹲挑战。最激动人心的当属“万众一心”集体游戏,全体营员踮着双脚,努力用双手触摸着教官高举的国旗,向国旗敬礼。
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小营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实物展品,深入了解新四军的成立和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各民族群众与子弟兵并肩作战的历史。他们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为国家和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革命先辈们来自不同民族,却为了同一个目标战斗在一起!”朝鲜族营员朴妍美看着一组各民族群众英勇抗敌的珍贵史料,眼神中充满敬佩。讲解员告诉孩子们,正是这种跨越民族的团结力量,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和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在盐城市博物馆,小营员们沿着“远古文明”“秦汉风采”“唐宋繁华”“明清底蕴”的历史脉络缓缓前行。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纹饰中,看到了先民与自然共生的智慧;在宋代海盐生产的工具模型前,读懂了盐城自古因盐设城,因盐得名;从明清时期的民俗展品里,感受到了江淮文化与吴越文化交融的细腻肌理。在“江苏地域文化交融”展区,盐城的海盐文化与扬州的运河文化、苏州的园林文化相互滋养,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江苏文化图谱。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江苏文脉的延续,离不开各民族群众的共同守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华章,需要各民族群众用团结与热爱共同书写。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海陵区红石榴夏令营公益活动已经成功走过第十五个年头。下一步,海陵区民宗局将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呵护各族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好他们的引路人、守护人、筑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