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市民宗局
- 发布日期:2022-04-26 09:05
- 浏览次数:
泰州南山寺位于泰州老城东南,始建于唐乾符三年(876年)由铁心禅师开山,唐僖宗敕额“护国寺”。千余年来,南山寺几经沧桑,现存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楠木大殿一座,面阔22.5m,进深17.3m,通高15.6m,主体建筑面积368.9㎡,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殿为庑殿重檐,楠木金柱,内外柱等高,脊桁下用叉手,沿袭元代以前建筑手法,斗拱为明式做法,天花上用草栿作,梁枋上彩绘二龙戏珠和唐三藏师徒西天取经,以及多种动、植物图案。殿面阔五间,进深六间,筒瓦、瓦头和滴水为龙凤图案。殿体大抵属明代中期的建筑风格,屋面则继承了唐代的建筑手法。2003年6月,泰州市政府对南山寺大殿进行修缮,同年8月完工。2012年6月南山寺作为宗教活动场所正式对外开放,并于2013年8月启动南山寺复建工程奠基仪式。
南山寺复建工程分两期进行,规划用地35亩,南临凤城河,北靠南山寺路,东至文峰小区,西及原工厂宿舍楼。围绕原有大殿,以保护文物为原则,寺庙整体采用江南园林式风格设计建造。一期工程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牌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和两侧的钟鼓楼,其中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均为全木结构,东配殿、斋堂、僧寮和念佛堂为钢混框架结构。一期工程建筑占地面积7332㎡,总建筑面积12181㎡。二期工程建设藏经楼、西配殿、客寮、方丈寮和库房,进一步完善南山寺的寺庙整体功能和布局,工程于2017年底前竣工。
寺院东南建有总高58米,七层八面的文峰塔。该塔主体为钢混框架结构,外装饰木柱斗拱,顶上安装高12米的全铜鎏金宝刹,整体外观古朴玲珑。昔日塔影倒立凤城河中,有“凤池笔颖”之胜景,为古海陵八景之一。复建文峰塔不仅重现“凤池笔颖”之景,还在宝塔地宫安奉由世界僧伽会长、泰州籍高僧了中长老从斯里兰卡请回的佛祖释迦摩尼舍利。文峰塔地上七层,每层以不同佛教故事为题材加以装饰,并由全世界108位高僧手印铜模安放其中,以得到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