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泰州市民宗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 信息来源:市民宗局
  • 发布日期:2025-01-21 16:28
  • 浏览次数:

2024年,泰州市民宗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着力提高民族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各项职能。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举措和成效

(一)扎实推进民族宗教领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严格落实学法清单制度,全年组织学习法律法规规章12部。坚持“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协同推进,组织普法力量深入基层镇街、村居、高校、宗教团体和场所等广泛开展法治宣讲活动,扎实推进“四进”、“五进”活动。持续扩大“线上”普法阵地,每月利用微信等网络媒体定期推送政策法规,常态化利用网络平台全方位、立体式推进普法宣传。组织开展了“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民法典宣传月”“总体国家安全观宣讲进场所”“地方性法规宣传月”“宪法宣传日”“宪法宣传周”“以案释法基层行”等活动,民族宗教界积极参与,普法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深度挖掘案例“富矿”,把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社会关注度高、与群众关系密切的案例作为释法重点,整理编发《泰州市民宗局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摆进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基地,送到基层民宗干部手中。

(二)积极探索实践民族宗教工作法治化新路径

1.深化“法润宗教”品牌建设。聚力打造“法润宗教”工作品牌,在全省率先建立宗教活动场所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基地51家,搭建法治宣教工作平台,促进基地建设更加优化。2024年以来,全市各基地累计开展专题普法活动168场、爱国主义教育70场、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51场、其他活动40场。实现宗教界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开展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以及活动效果的最大化,形成基础扎实、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法治宣传工作模式。受到省民宗委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并多次来泰州调研、指导、推动,有力保障了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基地的高质量发展。基地工作相关经验做法在《中国宗教》《江苏民族宗教》上发表。泰州市民宗局法治宣教工作经验在江苏省民族宗教系统依法行政培训班上交流、推广,受到省民宗委领导和参培人员的肯定。

2.持续推进场所法人登记工作。继续保持我市在全省法人登记工作中的领先位置,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登记工作,合理确定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登记工作目标和序时进度。通过开展场所法人登记专项工作,建立宗教活动场所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组织,建立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监督管理制度,实现宗教活动场所法人规范化、民主化、现代化管理,提高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2024年新增完成法人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2家,全市共有13家宗教活动场所完成法人登记。

3.开展“以案释法基层行”活动。工作中注重收集民族宗教领域典型案例,把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社会关注度高、与群众关系密切的身边的案例作为释法重点,常态化开展“以案释法基层行”活动。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采取举办法制教育讲座、法治课堂、集中学法等形式,紧密结合“政策法规学习月”“民法典宣传月”“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把以案释法活动现场搬到社区街道、市民广场、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基地等场所,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起到“讲解一个案件,教育一片群众”的实质效果。

(三)依法履职监督不断健全法治政府建设机制

1.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不断提升民宗领域行政执法效能。动态管理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梳理确定43项职权,其中行政许可14项,行政处罚19项,行政确认5项,行政检查5项,科学划定行政职权,切实把权力和责任落到具体处室和人员,推动行政执法责任全面落实。坚持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将法治思维贯穿于工作全过程,提高行政执法案件办理质量,为强化规范管理、维护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法治支撑。

2.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要求。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制定“双随机、一公开”年度监管工作计划。及时更新平台行政执法人员库、检查对象库。加大组织随机抽查前的业务培训力度,提升行政执法人员业务能力。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开展对出版物、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等联合检查。加大对宗教活动场所安全、宗教活动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加大抽查频次和检查力度,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全年累计抽查宗教活动场所近百次,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事项全覆盖、监管方式常态化,着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3.加强民宗领域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对各市(区)行政执法案卷进行集中评查,对评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改正,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案卷质量和立卷归档水平,明确办案人员责任,真正使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达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案件办理质量的目的。同时,加强执法人员队伍建设,结合民宗干部培训班,开展执法业务和法律知识方面的培训,提高行政执法文书的制作能力,使执法人员牢固树立执法程序意识和责任意识,持续推进民宗领域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4.开展全面推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暨行政执法专项整治行动。根据省政府办公厅《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和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市民宗局全面推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暨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六个方面问题”开展自查自纠,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对民宗领域行政执法工作进行“全面体检”。注重推动专项整治行动与日常执法工作互融互促,有效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持续保障民宗领域安全稳定。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完善常态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我局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要求,组织召开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进行传达部署,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各业务处室人员依法办事。坚持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努力提升民族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专题听取和审议年度普法宣传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每月定期听取法治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做到事事有计划、件件有落实。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带头参加在线学法考试。坚持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加强对本部门工作人员法治教育培训,推进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常态化参加“法宣在线”学法考法,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培训和资格考试,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强化普法宣传,指导举办全市民宗干部培训班,部署开展“全市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民法典宣传月”“以案释法基层行”等活动。

三、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2024年,市民宗局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普法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民族宗教工作的氛围,需要不断拓展普法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普法受众范围;普法内容和形式需要进一步丰富。每年各类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活动的普法内容多集中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民法、安全生产法等其他法律法规较少,形式上采用张贴海报、组织宣讲、培训等方式,需要进一步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载体。

四、下一年度的主要安排

一是强化民宗部门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不断优化民族宗教工作干部培训机制,开展政策法规学习培训,推动基层执法队伍和执法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法治素养、强化能力提升,培养一批敢于执法、善于执法、规范执法的高素质民族宗教工作执法人员,不断提升民族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

二是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要求。对照法治政府建设要求,高标准开展工作,将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制度的刚性约束转化为工作的行动自觉,使各项制度的要求能够落实,推动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良性局面。依法加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工作,进一步做好规范性文件制定和清理工作,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流程,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

三是进一步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加强与法律顾问的日常联系,完善工作流程,进一步发挥法律顾问在重要文件、合同起草过程中的审核把关作用,彰显在民族宗教领域各类问题处理中的法治保障作用。

四是切实加强对基层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加强依法行政工作调研督导,指导各市(区)民宗部门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准确运用法规条款,严格执行法定程序,明确工作重点和注意点,促进行政执法行为、执法案卷规范化,不断提升行政执法工作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