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姜堰区大伦镇:非遗润乡村 花灯暖邻里
  • 信息来源:市民宗局
  • 发布日期:2025-11-10 10:49
  • 浏览次数:

秋意渐浓,情暖朱宣。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近日,大伦镇朱宣村“红石榴家园”组织开展手工制作龙舟、压花灯DIY等特色活动,让非遗文化走进乡村生活,让团结情谊浸润邻里心田。

龙舟传精神,童心聚合力。在朱宣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堂,志愿者为各族青少年带来了“非遗”课程。他们追溯龙舟竞渡的千年历史,将“同舟共济、团结拼搏”的龙舟精神与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凝聚一心的内涵紧密相连,让孩子们领悟到,小小龙舟承载的不仅是端午民俗,更是整个民族奋楫向前、同心协力的精神象征。手工环节现场气氛热烈,木质组件、多彩颜料分发到各族家庭。孩子们化身天马行空的“设计师”,家长则担任耐心的“助理工程师”,相邻家庭不时交流配色方案、互相借用工具。有的家长细心帮孩子勾勒龙鳞,有的鼓励孩子为龙舟画上传神的眼睛,在亲切的互动协作中,一艘艘色彩斑斓、造型各异的小龙舟相继诞生,或庄重大气,或活泼灵动。当孩子们举起凝聚智慧与汗水的作品时,脸上自豪的笑容如同绽放的石榴花,邻里间的情感也在协作中悄然升温。 

花灯映温情,指尖织团结。“巧手编织团结梦 灯火映照民族情”压花灯DIY活动同样温馨满满。长桌上,干花、素色灯罩、胶水和镊子等材料整齐摆放。志愿者从压花艺术的起源讲起,细致介绍色彩搭配技巧与制作流程,语言亲切、演示清晰,让大家在轻松氛围中掌握要领。“和大家一起做手工,说说笑笑,感觉特别温暖,就像一家人。”一位回族妇女一边专注调整花瓣位置,一边感慨道。志愿者穿梭其间轻声指导,指尖传递的不仅是技艺,更是真诚的关怀与陪伴。不久后,一盏盏压花台灯陆续点亮,柔和光影穿过花瓣枝叶,在墙面洒下斑驳暖色,映照出一张张洋溢着成就感的笑颜。这些作品风格各异,或清雅婉约似留春意,或绚烂饱满尽显秋实,既是独一无二的手作珍品,更是凝聚邻里情谊的温暖象征。 

下一步,大伦镇朱宣村“红石榴家园”将继续创新活动形式,搭建更多具有文化内涵的实践平台,让非遗文化在乡村焕发新活力,持续织密邻里团结“连心网”,绘就民族团结、邻里和睦的幸福图景。

分享到